「Let’s go home with art」新樂園藝術空間二十周年策畫展花蓮場



abc

abc

  • 12-1
  • [展 名]
    「Let’s go home with art」新樂園藝術空間二十周年策畫展花蓮場
  • [藝術家]
    田名璋/汪曉青/羅惠瑜/簡佑任/張菀玲
  • [展 期 ]
    2016/05/29 ~ 2016/07/02
  • [開 幕]
  • [展 述]

    「Let’s go home with art」新樂園藝術空間二十周年策畫展花蓮場

    參展藝術家:田名璋/汪曉青/羅惠瑜/簡佑任/張菀玲
    地點:好地下藝術空間 (花蓮縣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)
    時間:2016.5.29 (日)~2016.7.22 (五)


    工作坊活動
    來做夢─替代空間策展工作坊
    講師:呂佩怡
    時間:2016.6.18(六) 下午 2:00~4:00 
    地點:好地下藝術空間 (花蓮縣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)

    簡介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  你聽過臺北的伊通公園和竹圍工作室嗎?除了官方的展演機構與商業藝廊之外,原來還有其它模式生存的藝術空間,不管你想要對於台灣的替代空間(Alternative Space)有更深入了解,還是有個創作靈感想要在藝術空間實踐,都歡迎來到現場跟我們一起做夢!
     


    花蓮海岸觀察與藝術實踐工作坊
    講師:韓毓琦、田名璋

    時間:2016.6.25(六) -6.26(日)

    地點: 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莎娃綠岸工作室及其附近海岸線
     


    影像會說話 ─ 城市風景攝影創作工作坊
    講師:田名璋
    時間:2016.7.25(一)-7.27(三)
    地點: 好地下藝術空間 (花蓮縣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)

     

    藝術家介紹

    田名璋,英國布萊敦大學藝術創作博士,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。創作媒材主要以攝影與錄像為主,藝術創作長期聚焦在鄉愁此一主題上,探討個人離開「家」之後,對於土地和親人的思念,而近年開始探索自我的童年,回到故鄉挖掘孩時的記憶。自2011年開始對鏡中世界產生好奇心,因此成為創作素材的一部分。在這些創作轉折中,從沈重的鄉愁氛圍,轉化為一種詼諧的遊戲,就如回到童年一般的玩耍,以此方式作為另類的鄉愁主題再現。
     
    汪曉青,英國布萊敦大學藝術創作博士(PhD),長年專注於女性認同、創造性與視覺文化等主題的攝影、繪畫、複合媒材之創作與教學。目前為青田藝術空間負責人,並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。
    1997年以《結婚進行式》系列作品發表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而受到藝評與策展人注目後,就常於台灣與英國等地舉辦多次個展與聯展。2002年於《台灣(當代)女性藝術史》一書中被列為影像新世紀之台灣女性藝術家。2011年榮獲台北市立大學傑出校友。
    汪曉青探討自身母職中所發展出來的系列作品,2007年起開始受到國際讚賞,曾受邀展於2007年「英國曼徹斯特攝影節」、2012年「俄羅斯國際攝影藝術節」、2012年「台灣報到:台灣美術雙年展」、2013年「韓國蔚山國際攝影節」、2018年「高雄攝影節」與2018年「台北大內藝術節」。因榮獲外交部「評審特別推薦」,2014-2016年作品代表台灣至海外各國巡迴展出。作品《母親如同創造者》於2018年在網路掀起跨國界的傳播熱潮,由此中國的「北京青年報」與台灣的「蘋果日報」特以非常大的篇幅刊登此作品,並作了詳盡的採訪報導。
     
    羅惠瑜畢業於紐約長島大學(Long IslandUniversity)視覺藝術研究所,取得MFA學位,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。曾於台灣、美國、澳洲、義大利、俄羅斯等地展出, 2006年代表台灣參加「第一屆俄羅斯國際攝影藝術節」,是台灣的藝術家首次在西伯利亞利區展出。現任教於東華大學,持續進行影像創作、展覽策劃及跨界合作。
     
    簡佑任的創作長期思索自身與風景之間的關係,透過繪畫為媒介,企圖從人文的角度重新理解風景對於現代人所存在之意義,在簡佑任的創作當中以自身身體形象和自畫像的描繪、花鳥動物與台灣地景的揉合,營造弔詭的地景空間,回應自然與人文的凝視。 近年來從較早以繪畫為媒介呈現自身身體在空間的游移狀態,於今嘗試以立體及現成物組件,思考現代化後土地的變異與其肉身的存在,皆是思索自然景物間之於人的存在價值,也試圖在固有媒介嘗試突破,拓展新的可能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班 新樂園藝術空間副執行長
     
    張菀玲,2007開始的藝術創作,經常探討著都會空間裡頭人與人間的相處狀態,是看不見距離般的疏離感、趨向個人化的行事狀態,亦或是仰賴通訊機器做為中介交流。以實驗或觀念性的方式拍攝單頻錄像、錄像裝置和平面攝影,藉此隱射溝通習慣如何改變的狀態,由團體轉為個人對雲端、語言減少至微短的訊息符號……,藉此探討社會改變中的生活模式。
  • [主辦單位]

    新樂園藝術空間

  • [協辦單位]

    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event/1605271116501616814070

  •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