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在樣態的幾種可能性:男∕女、在∕不在



  • 6-26
  • [展 名]
    存在樣態的幾種可能性:男∕女、在∕不在
  • [藝術家]
    蘇俞安
  • [展 期 ]
    2006/04/15 ~ 2006/05/07
  • [開 幕]
    2006/04/15
  • [座談會]
    2006/04/29
  • [展 述]

     

    讀了藝術理論的研究所後,現在轉換跑道又回到藝術創作。展覽包含了近來對種種存在樣態的思索,其中含有2個子題----「男/女」與「在╱不在」。

     

    「男╱女」

     

    該如何去說明一個無法被定義、辨別的狀態?以「男╱女」來說,雌雄同體這四個字又過於簡化這複雜的樣態,譬如具男女特質的男性或女性,還有一個層次的反轉,看似陰柔男性的女性與看似陽剛女性的男性。另有去性別的貌相,如修行人與拒絕使用過度強調性別色彩服飾、物件的學者等。在難以界定的樣態中,這些人又如何認同與呈顯自身呢?由此我盡可能不去拍攝他╱她們,而是請他╱她們自拍或提供自認可代表自己的照片。方法是從身邊認識的人、街頭尋找與登報徵求。

     

    男與女之間或之外究竟有多少樣態的可能性?

     

    這是我想探索的。或許最終我是在尋找一種典型,是近乎神人,如李維史陀所說佛教的神性是表現成無性的面貌。或者尋找像柏拉圖談到的曾經存在世上的第三種人,第一種人是太陽所生的男人,第二種人是大地所生的女人,第三種人是月亮所生的既是男性又是女性的人。由於能力過強,開始造反,於是宙斯把他╱她切成兩半。存在樣態或性別的形成就成為種種因素的相互牽引、介入,例如自然環境、社會控制、文化場域等。在摸索的過程中,逐漸意識到人的潛能不只侷限於生理的、二元的、名言概念的或社會形構的性別。

     

    「在╱不在」

    一直以來對突兀的現象感到困惑,這一系列是探討人存在相片中的詭譎狀態。為什麼原本充滿遊客的照片突然沒有了人影?

    雖在眼前卻已不在。

    攝影發明至今已超過150年,我們已經對影像極為熟悉,無法像當時的人對能靜止的現實影像產生驚訝感。

     

    透過兩張照片,隱現攝影的矛盾性,表現出攝影是否能將事物停留的矛盾感受。

  • [主辦單位]

    新樂園藝術空間

  • [贊助單位]

   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行政贊助

     
  • TOP